ATCC 8739 log7 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WDCM 00012,WDCM 00196 产品说明
一、菌株核心价值(适配实际场景)
作为获双 WDCM 编号(00012、00196)认证的国际标准菌株,核心优势是稳定的生化表型、非致病性及 log7(约 10000000 CFU / 单位)高浓度质控能力,适配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杆菌计数》(GB 4789.38-2020)及《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(CLSI)微生物检测标准》,常作为食品、饮用水卫生监测的阳性对照 —— 其在食品加工环境中(如乳制品车间)的存活特性经双 WDCM 认证,可精准模拟低污染至中污染场景下的菌群分布,检测结果可实现国际互认,填补粪肠球菌在革兰氏阴性菌食品卫生质控中的空白。同时可用于消毒产品(如季铵盐类、含氯消毒剂)杀菌效果分级验证,通过检测消毒前后 log7 浓度下降幅度(需≥5 log)判定产品对肠道杆菌的杀灭效能,也可作为药品无菌检查的阳性对照,降低实验室操作风险。
二、培养与复苏要点
推荐麦康凯琼脂(MAC),菌落呈粉红色、圆形光滑湿润(与粪肠球菌乳白色干燥菌落核心鉴别),兼性厌氧培养(湿度 60%-70%,与粪肠球菌一致)。冻干菌粉用胰酪大豆胨肉汤(TSB)溶解,37℃振荡培养(180rpm)14-18 小时(log7 高浓度需充分增殖,无球菌链状聚集过程)。浓度校准采用 10 倍梯度稀释至 10??、10??,取 0.1mL 涂布 MAC 平板,37℃培养 24 小时计数,误差超 ±0.2 log 需排查振荡转速不足(低于 180rpm 易导致菌体供氧不足)或稀释吸管交叉污染。形态与生化验证: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(与粪肠球菌革兰氏阳性短链状球菌鉴别);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(麦康凯琼脂菌落显色及发酵管气泡可验证)、靛基质试验阳性(蛋白胨水培养后加柯氏试剂显玫瑰红色),氧化酶阴性(与粪肠球菌一致,通过染色性进一步区分)。
三、安全管控与存储
属 BSL-1 级菌(非致病性,与粪肠球菌 BSL-2 级管控差异显著),常规超净台操作即可,人员仅需佩戴无菌手套与普通医用口罩(无需防护服)。含菌培养物 121℃高压灭菌 20 分钟(比粪肠球菌短 10 分钟,无需灭活致病因子);实验耗材灭菌后按普通废弃物处理,含菌废液灭菌后可直接排放。长期保存选冻干法(含 10% 脱脂乳 - 5% 蔗糖保护剂,双 WDCM 认证配方),4℃干燥避光存放,保质期 5 年(因双认证菌株稳定性更优,比普通大肠杆菌长 1-2 年);-80℃冷冻需将对数期菌液与 50% 无菌甘油按 1:1 混合(甘油终浓度 25%),快速冷冻避免反复冻融(反复冻融会导致乳糖发酵能力下降)。存储时可与非致病性菌株同区域存放于普通双锁冰箱,标签注明 “大肠杆菌(ATCC8739,WDCM 00012/00196)log7 浓度”,建立常规领用台账,记录需注明 “食品检测” 或 “消毒验证” 用途,管理难度低于粪肠球菌,且因双 WDCM 认证,菌株溯源性更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