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CC 19404 log3 产孢梭菌(Clostridium sporogenes)WDCM 00008 产品说明
一、菌株基本信息
ATCC 19404 log3 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(ATCC)收录的标准产孢梭菌菌株,获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联合会(WDCM)编号 00008,属厚壁菌门梭菌属,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。其菌体浓度经国际标准化标定(log3 级别,约 1000 CFU / 单位),生物学特性稳定且符合全球质控标准,是厌氧灭菌效果验证、食品与药品微生物安全监测的核心参考株,广泛用于医疗高端灭菌设备(如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)性能校准、无菌药品生产环境验证、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验,在医疗器械行业、制药工业、食品工业领域实用价值显著。
二、核心特性
菌体呈直杆状(直径 0.6-1.1μm,长度 2.0-4.5μm),单独或短链排列(与 ATCC11437 形态特征一致),具椭圆形芽孢(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末端,芽孢抗逆性极强,耐低温、化学消毒剂及中等热力处理,抗逆性参数经 WDCM 认证,与 ATCC11437 芽孢特性无显著差异),革兰氏染色阳性(着色均匀)。严格厌氧,最适生长温度 30-37℃(与 ATCC11437 一致,区别于产气荚膜梭菌的高温偏好);在庖肉培养基中生长旺盛,产生微量气体(无明显发酵膨胀现象,ATCC11437 产气量相当);血琼脂平板(厌氧培养)上形成圆形、光滑、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,无溶血环(核心鉴别特征,与产气荚膜梭菌双层溶血环区分);能发酵葡萄糖、麦芽糖产酸不产气,不发酵乳糖、蔗糖,触酶试验阴性;自然状态下多见于土壤、腐殖质中,不产生致病毒素(与 ATCC11437 同为非致病性梭菌,区别于致病性梭菌),仅作为 “标准化厌氧灭菌指示菌” 使用,菌株特异性经基因序列验证,更适配国际灭菌标准方法。
三、培养与保存
推荐专用培养基:庖肉培养基(厌氧培养,促进芽孢均匀形成,符合 WDCM 推荐配方)、血琼脂平板(厌氧环境,观察无溶血特性,用于纯培养鉴别)、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(含还原剂,维持严格厌氧状态,适配 log3 浓度标定)。30-37℃厌氧培养 48-72 小时(培养周期与 ATCC11437 一致),菌体浓度稳定维持 log3 级别(误差≤±0.1 log,符合国际质控要求)。短期保存(1-2 周):将庖肉培养基菌株密封后 4℃冷藏,确保厌氧环境不破坏;长期保存:采用冻干法(冻干后 4℃干燥避光存放,复苏后芽孢萌发率≥92%,高于 ATCC11437 的 90%)或 - 80℃甘油冷冻法(20% 无菌甘油 + 庖肉培养基上清液,严格厌氧条件下分装,避免芽孢休眠状态被干扰)。复苏后验证:①厌氧培养下的灰白色无溶血菌落;②革兰氏阳性直杆状形态及中央 / 次末端芽孢;③厌氧生长、触酶阴性、产酸不产气特性;④菌体浓度经平板计数法确认符合 log3 级别。
四、应用与安全
应用场景聚焦 “国际标准化灭菌验证”:①作为全球通用低温灭菌(环氧乙烷灭菌、低温等离子灭菌、甲醛灭菌)设备性能验证的 “金标准指示菌”,适配 ISO 11135、ISO 11137 等国际标准,通过芽孢存活与否判定灭菌是否达标;②用于无菌药品(如注射剂、冻干制剂)生产环境的厌氧灭菌效果验证,确保生产环境符合 GMP 要求;③校准食品行业(罐头、真空包装肉制品)商业无菌检验方法,适配 FDA、EU No. 2073/2005 等监管标准,提升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性;④替代高致病性梭菌(如肉毒梭菌、破伤风梭菌)用于灭菌工艺研发,降低生物安全风险,同时保证实验数据的代表性。安全方面,属非致病性细菌,需在 BSL-1 实验室厌氧环境下操作;气溶胶操作(菌液稀释、接种)建议在厌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,操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、医用外科口罩;污染耗材(培养皿、吸头)经 121℃高压灭菌 60 分钟(彻底杀灭芽孢);含菌废液加 2% 含氯消毒剂混匀静置 60 分钟后排放;菌株需单独存放于双锁厌氧冰箱,外贴 “ATCC 19404 log3 产孢梭菌(WDCM 00008)- 国际标准灭菌验证菌株(log3 浓度)” 标识,建立全流程领用、使用台账,确保菌株溯源可查,避免芽孢交叉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