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CC90028和ATCC10231均为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,但核心用途差异显著,前者聚焦药敏试验质控,后者侧重基础检测(培养基、染色)质控。
一、核心差异对比
| 对比维度 | ATCC 90028 | ATCC 10231 |
|---|---|---|
| 核心用途 | 抗真菌药敏试验质控(核心) | 培养基 / 试剂适用性验证(核心) |
| 关键应用场景 | 1. 氟康唑、伊曲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的药敏结果校准;2. 真菌生化鉴定系统(如 API 20C AUX)的准确性验证。 | 1. 沙氏葡萄糖琼脂、巧克力平板等真菌培养基的生长性能测试;2. 芽管试验、革兰氏染色等基础形态学检测的阳性对照。 |
| 菌株特性优势 | 药敏反应稳定,符合 CLSI(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)抗真菌药敏质控金标准,结果可直接用于临床报告审核。 | 生长速度快(24-48 小时可见典型菌落),菌落形态(乳白色、光滑)和生化反应(发酵葡萄糖)特征明确,易判断检测体系是否合格。 |
| 使用频率要求 | 每批次抗真菌药敏试验前必须使用,确保批次间结果一致性。 | 每次更换培养基 / 染色试剂时使用,或每周 1 次常规验证,无需每次检测都用。 |
二、实验室选择与搭配建议
- 若开展 “抗真菌药敏试验”必须优先选择 ATCC 90028,单独使用即可满足药敏质控需求,无需搭配 ATCC 10231。因其药敏数据是临床判断真菌耐药性的 “基准”,非此菌株的质控结果可能不被认可。
- 若仅做 “真菌培养与形态鉴定”选择 ATCC 10231 更合适,其生长特性更适合验证培养基是否能支持真菌生长,且成本低于 ATCC 90028,性价比更高。
- 若覆盖 “全场景质控”(药敏 + 培养 + 鉴定)建议两者搭配使用:用 ATCC 10231 做培养基 / 染色日常质控,用 ATCC 90028 做药敏试验专项质控,既能保证基础检测合格,又能确保药敏结果精准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以实际实验数据为准


客服1